第七屆‭ -‬阿貝格基金會 Abegg-Foundation‭ ‬校友會


地點:瑞士,‭ ‬Riggesberg

2011年, 十月 28 - 30


阿貝基金會每三年,舉辦一次校友會,‭ ‬邀請歷屆校友返校,舉辦二至三天的研討會,同學可發表個人在崗位上的心得、特殊的經驗、提出難解的問題、或新的修復方法。

另外特以兩項重要新事件為號召:

•介紹重新開放的美術館。

•介紹與伯恩修復學院合作,成立織品修復學系碩士學程之過程。


研討會

演講的主題是:「文物長期保存的難題」與「不同材質結合」。

演講題目如下:

1‭.‬Regula Schorta:新美術館之設計及導賞。

2‭.‬Dinah Eastop:‭ ‬兩個戶外修復實例-在很簡陋,臨時性的環境下工作。

3‭.‬Dinah Eastop:博物館中,紡織樣本書的整理與記錄。

4‭.‬華海燕:當麻寺曼陀羅修復紀事。

5‭.‬André‭ ‬Brutillot:一幅大型的手織古掛毯,‭ ‬可以呈受多少次展覽?

6‭.‬Katharina Neuser und Bettina Niekamp:將Genesisbehanges這幅掛毯,‭ ‬垂直懸掛,可能實現嗎?

7‭.‬Dagmar Drinkler:古典時期與文藝復興時期,緊身褲的設計及編織法。
8‭.‬Vallerie Marcelli‭: ‬法國Arlaten d´Arles美術館‭ ‬中,人像‭ ‬‭"‬de la pregarelo‭"‬的修復紀事。

9‭.‬Agneszka Wos Jucker:佈展前,重新打開撿查–玻璃下的展品。

10‭.‬Corinna Kienzler:調查與記錄-羅馬尼亞Kronstad城中,Schwarzen教堂所存的稀有法衣。

11‭.‬Caroline Vogt:‭ ‬分析與修復一件蒙古金線鳳衣、及其保存與展示方法。

12‭.‬學生簡短報告。

導覽工作室,及解說修復中的作品。


介紹新建的美術館

活動的另一高潮,是Abegg美術館重新開放典禮。在簡單的歡迎式之後,參加的同學們展開新展的巡禮。博物館原有的老建築被徹底拆除後,原地重建新式建築。新建築共有1500平方米,初看很樸實、簡單,卻是結合最新科技的建築,並且配置了最昂貴設備。比如特別設計的高空現代化空調,可隨時有效控制空氣品質。新美術館建築具有維護展覽藝術品所需要的多項理想條件。

在照明設備使用方面,溫和的LTD頂光與局部光源投射於展品上,營造出寧靜詳和的氣氛。每一件作品,不會單獨顯得突兀,卻又如此引人注目。整棟建築精美、費心的設計,材質與色彩十分協調,比如質感特佳的橡木地板,經白色透明淡漆處理,有擴大空間清明的效果。巧妙的展覽分隔方法,不似一般美術館笨重的高牆,可將不同時代的展品,不經刻意分隔,一起展示。工作人員,在佈置會場時,掛畫取畫很方便,可隨時應展覽需要再重新組合

參觀者在這樣的空間中可以沒有壓力,輕鬆自在地在展間走動。走進這一大片寬敞的展地,就像進行一場游走於過去與現在的歷史之旅,如穿越時空的冥想那般自在。


展品的數量也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。展覽規畫,是以精專、恰好為原則。寧可經常更換展品,不願將整個展間塞得滿滿。展覽的主題會常變化。如此參觀者才能投入更多時間,專心研究,欣賞每次展出的藝術品,如此一來留在腦海的印象才更加深刻。


介紹織品修復學系碩士學程

校友會活動第另件重要事件是宣佈,經多年努力,基金會與官方合作-‭ ‬伯恩修復學院織品修復學系-碩士學程終於成立‭ ‬。

織品保存與修復學系的修業年限是五年,這個學系歸屬於伯恩修復學院,並且與伯恩藝術大學文物保存與修復系有密切合作關係。合作的內容分為二大部分:1‭.‬理論課程須於伯恩修復學院上課。2‭.‬實際修復部份於的Abegg‭ ‬基金會自己的工作室。由於經費多由基金會自資,所以有相當自主權。

五年中,前三年為織品保存學士學程,第三年必須提交學士論文。緊接著的是兩年的織品保存與修復碩士學程。基金會每年會從世界各地的應徵者中,甄選一名新生,享有全額獎學金。

這個學程與其它學校不同的是沒有所謂寒暑假,‭ ‬一年中只有四個星期的假期。工作室同時有五個學生與兩個實習生,在五位教師人員指導下,針對博物館自身典藏文物,進行修復工作,‭ ‬並學習每次展覽前後之事務。

筆者有幸,曾在此基金會作過短期進修,並在此中心授課。

在此非常感謝基金會,安排內容如此豐盛的校友會。


Abegg基金會及織品博物館

•基金會之創立

由瑞士實業家阿貝‭ ‬Werner Abegg 先生 ‭(‬1903-1984‭ )‬與其美籍夫人Margaret ‭(‬1901-1999‭ )‬‭ ‬一位出名的藝術史專家,共同成立。他們兩位戰時於紐約相遇,之後便一起投入研究古織品世界。

他們畢生醉心於收歲,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稀有的古物, 1961年於Riggesberg一個寧靜幽美的山谷中‭(‬離瑞士首都伯恩Bern城郊三十公里‭)‬,建立了一個博物館。除了對收藏珍貴古織品具有無限的熱情,他們也看到文物保護的人才缺乏,於是於1967成立修復工作室,開始贊助紡織文物修復的專業訓練計畫。三十年來基金會已教育出上百位畢業生,分佈在全球各大博物館。阿貝先生只運用小部份的財富,卻對世界文物的維護作了莫大的貢獻,影響深遠。

希望在東方也有企業家,有這樣的心懷,來培育維護文物的專才。


美術館之織品收藏

基金會收藏了來自歐洲、近東與絲路一帶數量可觀的織品與其它珍貴文物。其收藏年代上溯自西元前四百年,近至1800年左右。其中最有名的收藏有埃及古典時期晚期乃至12至18世紀歐洲紡織品與教會儀禮服飾。並收藏有8及9世紀中亞織品,其中有中國遼代‭(‬907-1125‭)‬絲織品。

除了前述的織品外,尚有許多工藝、繪畫、及雕塑作品。其中包括珍貴無比的祭壇畫、中古世紀的木雕等,此外還有金工作品,如古老東方的銅器與陶瓷。

阿貝基金會雖有多元化的發展,卻以織品藝術的典藏、保存與研究為核心。


HICA

修復札記